top of page

【AI科技剖析】2025年AI代理大解構:五大類AI Agent如何重塑科技生態

  • hktechblog
  • 5月26日
  • 讀畢需時 4 分鐘
ree

2025年被譽為「AI代理元年」,各式各樣的代理工作流程與模型層出不窮,社交媒體上更經常有激動人心的宣告,指某些過去需要人類專業知識的任務,現已被最新的代理型AI完全自動化。然而,你能分辨簡單反射代理與進階學習代理的差異嗎?

本文將深入淺出剖析五大類AI代理,探討它們的能力界限及實際應用場景。

何謂AI代理(AI Agent)?

AI代理根據其智能水平、決策過程及與環境互動方式進行分類。它們各自擁有不同程度的複雜性,用於達成特定目標。


ree

1.      簡單反射代理(Simple Reflex Agent)

簡單反射代理是最基本的AI代理類型,主要依循預定規則作出決策,就像恆溫器在溫度低於預設閾值時開啟暖氣,達到設定溫度後又關閉暖氣。

其工作流程如下:

  • 感知器接收來自環境的輸入

  • 將感知信息送入代理的內部邏輯

  • 使用「條件-行動」規則作為核心邏輯(如:若溫度降至18度,則開啟暖氣)

  • 執行器執行相應行動,影響環境

簡單反射代理在結構清晰、預測性強的環境中效果良好,但在動態場景中易出錯,且因不儲存過往信息,若預設規則不足以應對新情況,可能重複同樣的錯誤。


2. 基於模型的反射代理(Model-Based Reflex Agent)

基於模型的反射代理是簡單反射代理的進階版本,同樣使用條件-行動規則做決策,但額外整合了對世界的內部模型,並通過觀察環境變化不斷更新狀態組件。

代理追蹤自身行動如何影響環境,而非僅使用原始感知數據做決策。以機器人吸塵器為例,它的內部狀態記住了已清潔區域和障礙物位置,知道向前移動會改變其位置,並擁有如「若我認為該區域髒且未清潔,則進行吸塵」的條件-行動規則。

這種代理不僅僅對所見做出反應,還能推斷並記住目前無法觀察到的環境部分。


3. 基於目標的AI代理(Goal-Based AI Agent)

基於目標的AI代理在模型基礎上增加了以目標為導向的決策機制。不再是條件-行動規則,而是以目標作為代理嘗試達成的期望輸出。

代理使用其世界模型來模擬可能行動的未來結果,本質上是預測「如果我做A行動會怎樣」。這種決策轉變意味著代理不再只問「哪個行動符合此條件」,而是問「基於當前狀態和預測未來,什麼能幫助我達成目標」。

以自動駕駛汽車為例,若目標是到達目的地X,它會考慮自身狀態(在主街上),生成預測(若左轉將駛向高速公路),然後詢問「這會幫助我到達目的地X嗎?」若答案是肯定的,則採取左轉行動。

基於目標的代理廣泛應用於機器人和模擬領域,尤其適用於設有明確目標且需適應環境的場景。

4. 基於效用的AI代理(Utility-Based AI Agent)


ree

基於效用的代理不僅考慮目標是否達成,還考慮不同結果的期望程度。這裡的效用代表特定結果的滿意度或偏好值,使代理能夠為每個可能的未來狀態計算效用值,從而對選項進行排序。

以自主無人機送貨為例,基於目標的版本可能只關注「將包裹送至地址X」,選擇能完成目標的行動,而不考慮路線是否顛簸或耗能。而基於效用的版本則追求「快速、安全且最小能耗地送達包裹」,模擬多條路徑,估算持續時間、電池消耗和天氣影響,選擇能最大化效用分數的路線。

5. 學習型AI代理(Learning AI Agent)

ree

學習型代理是最具適應性和最強大的AI代理,它不是硬編碼或目標驅動,而是從經驗中學習,通過環境反饋不斷改善自身表現。

其工作機制包括:

  • 「評論家」組件觀察代理行動的結果,與性能標準比較

  • 產生數值反饋信號(在強化學習中通常稱為獎勵)

  • 「學習元素」使用評論家的反饋更新代理知識,改善狀態到行動的映射

  • 「問題生成器」建議代理嘗試新行動

  • 「性能元素」基於學習元素確定的最佳策略選擇行動

以AI象棋機器人為例,性能元素使用當前學到的策略下棋,評論家觀察比賽輸贏,學習元素根據千場對局結果調整策略,問題生成器建議探索新的走法。

多代理系統與未來展望

在許多應用場景中,我們需要多個代理同時運作,形成「多代理系統」。多個代理在共享環境中運作,以合作方式朝共同目標努力。

隨著代理型AI的持續發展,特別是結合生成式AI進步的學習型代理,AI代理正變得越來越善於處理複雜用例。然而,至少目前而言,AI代理在「人在循環中」(human-in-the-loop)的模式下效果最佳。


各類代理特點總結

  1. 簡單反射代理:純反應,執行速度快但無記憶,不理解歷史

  2. 基於模型的反射代理:能記憶,通過追蹤狀態變化,但仍屬反應式,不具規劃能力

  3. 基於目標的代理:有目標導向行為,只要能達成目標的方式都可接受

  4. 基於效用的代理:能評估,選擇最佳結果,但需要準確的效用函數

  5. 學習型代理:從經驗中學習改進,但過程可能較慢且數據密集

雲服務商的AI代理解決方案

隨著AI代理技術的日益成熟,各大雲服務提供商也推出了自己的企業級AI代理平台。例如,AWS提供的Amazon Bedrock Agents服務支援多代理協作,使多個專業代理能無縫協作以解決複雜的業務工作流程。


這類企業服務通常具備以下特性:

  • 記憶保留功能:能夠記住歷史互動,提供更連貫的用戶體驗

  • 代碼解釋能力:支援在安全環境中動態生成和執行代碼

  • 知識庫連接:可安全連接到企業數據源,使用RAG技術增強回應準確性

  • 提示工程功能:支援開發者優化提示模板以提升用戶體驗


企業可以利用這些服務簡化AI代理的構建和部署流程,只需幾個步驟即可創建專業代理,如庫存管理代理、客戶服務代理等,顯著提升業務流程自動化程度。

隨著2025年AI代理技術的迅猛發展,我們有理由期待這些智能體將在更廣泛的領域發揮作用,但人類的判斷與監督仍將在可預見的未來扮演重要角色。

 
 
 

留言

評等為 0(最高為 5 顆星)。
暫無評等

新增評等
bottom of page